勞勃杜瓦(Robert Duvall,1931/1/5)是美國1970年代至2000年代著名演技牌男影星,1983年以《溫柔的慈悲》(Tender Mercies)榮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父親是海軍軍官,大學畢業後曾參加韓戰,退伍後到紐約戲劇學校接受過嚴格的訓練,並開始在鄰居劇場演舞臺劇,又在電視影集《聯邦調查局》裡客串。
1963年首次演出電影《梅崗城的故事》,逐漸以紮實的演技受到重視。1972年在《教父》飾演養子,讓他贏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知名度大增。
1979年以《霹靂上校》入圍最佳男主角,1983年終於以《溫柔的慈悲》奪得影帝。1997年再度以獨立製片《使徒》入圍最佳男主角。是當今影壇著名的性格巨星。近幾年來作品數量仍然相當穩定多產。
史提夫麥昆(Steve McQueen,1969/10/09)出生於英國倫敦,雖然中學時代的教育環境並不好,但藉著自己的天賦,他在大學階段接受了完整的藝術訓練。整個一九九○年代,麥昆一直活躍在當代視覺藝術界,同時拍攝了多部電影短片,這些短片都具有極強的實驗風格,為他日後的電影長片創作打下了紮實的基礎。1999年,麥昆獲得了英國當代藝術最高獎項特納獎(Turner Prize)。
2008年,年近四十歲的麥昆拍攝了電影處女作《饑餓》,影片在坎城影展放映時獲得了強烈的迴響,他也順利的被英國電影界視為閃耀的電影新人。2011年,麥昆執導的第二部作品《性愛成癮的男人》,在威尼斯影展放映後同樣反應熱烈,觀眾與影評人都被男主角麥克法斯賓達的精彩表現所震懾,讓麥克法斯賓達憑本片獲第68屆威尼斯影展最佳男主角,電影更入圍英國獨立精神獎最佳影片等多項提名,全美影評人協會獎更將該片選為年度十大獨立電影之列。史提夫麥昆成了國際上炙手可熱的英國新銳導演之一。
2013年,麥昆再度執導了個人第三部長片《自由之心》,電影由布萊德彼特擔任監製,推出後這部電影的成績遠超過了前兩部作品,更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史提夫麥昆亦憑成為首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非裔電影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