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森霍克(Ethan Hawke,1970年11月6日)出生於美國德州奧斯汀,雙親是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學生,在他剛學走路時分手。在母親再婚之前,伊森輪流在生父母家中度過,之後便隨著母親移居到新澤西州普林斯頓。他在14歲演出首部電影《衝向天外天》後,便決定繼續在大學研讀表演與文學幾年。1989年,在《春風化雨》的表現使他的演藝事業有了突破。
1991年開始,伊森霍克幾乎年年都有電影作品,包含1995年被影評評為最不落俗套的愛情片《愛在黎明破曉時》,還有1997年與前妻鄔瑪舒曼合演的定情之作《千鈞一髮》。不過兩人在2005年離婚,伊森也在2008年與曾經照顧他孩子的褓母麗恩沙休恩(Ryan Shawhughes)結婚。1996年後,他除了進行小說創作,也在2000年開始執導電影,舉凡由他執導,妻子鄔瑪舒曼主演的《切爾西大牆》。
伊森接演的戲路十分多元,包含《愛在》三部曲的文藝愛情片、改編自經典名著的劇情片《烈愛風雲》與《哈姆雷特》、科幻片《超時空攔截》、血腥驚悚片《國定殺戮日》與鬼片《凶宅》。此外,他也因詮釋角色的細膩得到大獎提名或贏得大獎歸。舉凡:《震撼教育》中那位迷茫又正直的菜鳥員警、橫跨12年拍攝的成長電影《年少時代》中男主角的生父。
鄔瑪·舒曼(Uma Thurman,1970年4月29日),美國電影女演員。
鄔瑪出生於麻州波士頓一個信仰佛教的家庭。她的母親妮娜·碧姬·卡羅琳·馮·施勒畢(Nena Birgitte Caroline von Schlebrügge)是瑞典貴族和模特兒;妮娜與首任丈夫離異後嫁給了鄔瑪的父親,於哥倫比亞大學研究藏傳佛教的教授羅伯特·舒曼。鄔瑪有三個弟弟,分別是甘丹、笛清和米帕。
烏瑪舒曼15歲時為了一圓星夢,隻身到了紐約,成了雜誌模特兒,然而,她的演藝事業一直到1994年才出現轉機,這一年她演出昆汀塔倫提諾的電影《黑色追緝令》,不但創下票房佳績,她也憑該片獲得當年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隨後片約不斷、人氣直線攀升。而她最廣為觀眾熟悉的就是《追殺比爾》中的「新娘」一角,不但獲得金球奬、英國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提名,也讓她迅速走紅。隨後她不斷嘗試不同角色,如:《我的超人女友》、《老媽囧很大》等片,都讓觀眾見到演技精湛、風格多變的她。
安德魯尼柯(Andrew Niccol,1964年6月10日)出生於紐西蘭,是紐西蘭知名編劇與導演,曾在英國倫敦拍攝多年的商業廣告,之後移居美國洛杉磯投身電影事業。他在1998年撰寫首部原創科幻劇本《千鈞一髮》(Cattaca),也是他首度以導演身份跨足國際影壇的處女作,該片由當時的影壇金童玉女伊森霍克與鄔瑪舒曼主演,並獲當年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以及金球獎最佳電影配樂獎肯定。
向來關注科技之於人性的安德魯,同時也是知名編劇,編撰過金凱瑞主演代表作《楚門的世界》劇本,讓該片無論在票房及口碑都創下空前佳績,他也因該片榮獲1999年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提名。此外,2004年由史蒂芬史匹柏執導、安德魯擔任編劇與執行製片的《航站情緣》(The Terminal),由奧斯卡影帝湯姆漢克斯飾演因祖國政變,而被美國拒絕入境、並滯留在紐約甘迺迪機場的東歐旅客,該片劇本全由他操刀撰寫。
他的原創劇本總能在高度娛樂之餘,帶給觀眾深層人性省思;而他的導演功力更是了得,所執導的第二部電影《虛擬偶像》(S1m0ne)由奧斯卡影帝艾爾帕西諾主演,安德魯不但貴為導演,更同時身兼編劇與製片。2005年第三部自編自導作品《軍火之王》,則以倒敘方式講述軍火販賣商人的傳奇一生,由尼可拉斯凱吉主演。2011年上映的反烏托邦科幻電影《鐘點戰》(In Time)更是驚艷國際,請到賈斯汀與亞曼達賽佛瑞這對新穎組合搭檔,劇本架構與劇情設定堪稱影史最有創意!
2015年的最新戰爭力作《巡弋狙擊手》,也延續他一貫人文關懷的特色,改編美國社會真實故事,挑戰《美國狙擊手》(American Sniper)一面倒頌揚的愛國精神與英雄主義,並三度與伊森霍克合作,在國際影壇獲得諸多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