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介紹伊森霍克 羅賓威廉斯 彼得威爾 溫蒂克莉威爾 勞勃辛雷納

伊森霍克

伊森霍克(Ethan Hawke,1970年11月6日)出生於美國德州奧斯汀,雙親是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學生,在他剛學走路時分手。在母親再婚之前,伊森輪流在生父母家中度過,之後便隨著母親移居到新澤西州普林斯頓。他在14歲演出首部電影《衝向天外天》後,便決定繼續在大學研讀表演與文學幾年。1989年,在《春風化雨》的表現使他的演藝事業有了突破。

1991年開始,伊森霍克幾乎年年都有電影作品,包含1995年被影評評為最不落俗套的愛情片《愛在黎明破曉時》,還有1997年與前妻鄔瑪舒曼合演的定情之作《千鈞一髮》。不過兩人在2005年離婚,伊森也在2008年與曾經照顧他孩子的褓母麗恩沙休恩(Ryan Shawhughes)結婚。1996年後,他除了進行小說創作,也在2000年開始執導電影,舉凡由他執導,妻子鄔瑪舒曼主演的《切爾西大牆》。

伊森接演的戲路十分多元,包含《愛在》三部曲的文藝愛情片、改編自經典名著的劇情片《烈愛風雲》與《哈姆雷特》、科幻片《超時空攔截》、血腥驚悚片《國定殺戮日》與鬼片《凶宅》。此外,他也因詮釋角色的細膩得到大獎提名或贏得大獎歸。舉凡:《震撼教育》中那位迷茫又正直的菜鳥員警、橫跨12年拍攝的成長電影《年少時代》中男主角的生父。

羅賓威廉斯

羅賓生於伊利諾伊州芝加哥,自小是個安靜的孩子,直到他參與高中的戲劇學系之後才較能克服內心的羞怯。

1973年,他與摯友克里斯多福李維成為朱利亞德學院新生班級中僅有的兩名加入進階課程的學生。 

1980年,羅賓在電影處女作《Popeye》飾演大力水手卜派,和角色神似的長相與滑稽表演令人印象深刻。

1984年的《莫斯科先生》裡羅賓則飾演一名嚮往美國夢的蘇聯馬戲團藝人,試著在紐約立足扎根的故事,隔年他也因此片獲得金球獎最佳喜劇類男演員提名。 

1987年的《早安越南》是羅賓的代表作之一。他飾演越戰期間在越南戰地電台工作的DJ,為美軍播放來自家鄉的音樂以解思鄉之情;原本把越南視為敵人,但在越來越深入了解越南之後有了不同的思考。《早安越南》為他奪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以及金球獎等其他獎項的最佳男主角獎座。 

羅賓從出道以來一直參與許多喜劇類型的作品,演出誇張滑稽的腳色,像是《心靈點滴》、《快樂腳》、《博物館驚魂夜》等,然而另一面的羅賓卻是穩重且寧靜,在勵志或心靈探索類型的片中(《春風化雨》、《心靈捕手》、《變人》)找到能述說自我的定位點。

1991年,他以《奇幻城市》獲得金球獎最佳男主角以及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7年以《心靈捕手》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雖然出現時通常都是歡樂的正派角色,羅賓也嘗試過反派的演出,像是《不速之客2001 》和隔年的《針鋒相對》。他那沉靜寂黯、洞悉事物本質的那一面,經由詮釋非正派的角色,呈現在觀影者面前,獲得許多好評。 

2014年8月11日,羅賓在家中去世,享年63歲

彼得威爾

澳大利亞導演彼得-威爾不管是在澳大利亞還是在好萊塢,都被公認為是最具魅力的實力派導演之一。他擅于拍攝一些傷感、情節複雜的戲劇片,反映那些身處社會變革大潮之中,或者是遭到突變時,男人心靈深處的掙扎。彼得--威爾許多著名的影片甚至捧紅了哈里森-福特(Harrison Ford)、梅爾-吉布森(Mel Gibson),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和金-凱瑞(Jim Carrey),使他們跨入了著名演員的行列。而這也進一步確立了他最擅長刻畫男人內心世界的導演地位。


  威爾1944年8月21日出生於悉尼,父親是一位房地產經紀人。他也曾嘗試過他父親的行當,不久便踏上了歐洲之旅。回到澳洲以後,他在聯邦電影組(Commonwealth Film Unit)找到了一份工作,正是在這裡他學會了拍攝記錄片和教育片。1971年,威爾執導了他的處女作《Three to Go》,但是影片並沒有受到觀眾和影評家的關注。

  1974年,他又拍攝了他的第二部影片《吃掉巴黎的車》(The Cars That Ate Paris),這部灰色調的喜劇/驚悚片引起了人們普遍的關注。隨後一年他又推出了他的第三部影片,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懸岩上的野餐》(Picnic at Hanging Rock),這部影片為他帶來了更大的成功。影片講述了幾個女中學生在澳大利亞內陸深處失蹤的故事,這部超現實主義的影片贏得了一致的好評,並成為風靡一時的經典之作。

  1981年的《加里波底》(Gallipoli)使威爾首次斐聲國際影壇,也為他贏得了澳大利亞電影協會(Australian Film Institute)最佳導演獎。當時尚名不見經傳的梅爾-吉布森(Mel Gibson)在片中飾演兩個開赴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線作戰的朋友之一,該片受到了國際影評家們的一致讚譽,也確立了威爾在國際影壇的地位。第二年,他推出了影片《災難歲月》(The Year of Living Dangerously),並再次請吉布森擔綱主演。《災難歲月》以1965年印尼蘇加諾(Sukarno) 統治集團被推翻時期發生的一段浪漫戀情為背景,影片參加了戛納電影節的角逐。對威爾來說,該片也為他帶來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

  1985年威爾攜《證人》(Witness)登陸美國。《證人》講述了一名受傷的費城員警(哈里森-福特主演,Harrison Ford)在一個阿們宗派家庭裡療傷期間,親眼目睹的文化衝突的故事。影片向人們展示了哈里森除了能在那些高成本製作的動作片中一展風采,也有能力演好其它角色;威爾也因為此片而首次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提名。隨後威爾再次與哈里森合作,1986年推出了《蚊子海岸》(The Mosquito Coast),該片系根據保羅-索魯(Paul Theroux)的小說改編而成,但沒有前一部影片叫座。

  1989年,威爾以《死亡詩社》(Dead Poets Society)再次重拳出擊。正如《證人》讓哈里森-福特再展雄風一樣,《死亡詩社》也讓該片的主演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迅速竄紅,並讓威爾再次獲得奧斯卡提名,以及法國愷撒獎最佳外語片的獎項,該片也是反映青少年心理問題影片的代表作。隨後,威爾又執導了另一部影片《綠卡》(Green Card),進行了另一種風格的探索。該片為威爾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的提名,但是人們普遍認為該片情節稍嫌繁瑣且內容偏題,最多隻能算是一部鬧劇。

  1993年威爾推出的《無畏》(Fearless)被證明是一部失敗之作,片中傑夫-布裡奇斯(Jeff Bridges) 扮演一位空難倖存者,他一直試圖擺脫內心恐懼,過上正常的生活。 1998年,威爾執導了《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在這部影片中金-凱瑞首次擔綱主演,渾然不覺中他成了一部肥皂劇的主角,他的生活被電視臺轉播,而這一切實際上都是人為安排的。這部黑色幽默的超現實主義影片向人們展示了我們周圍的這個世界正被媒體侵蝕著。影片受到了影評界和觀眾的一致好評,威爾也因此片而第三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提名,並獲得許多其它榮譽。

 
勞勃辛雷納

演出的作品:

記憶 The I Inside(2004)
切爾西大牆 Chelsea Walls(2001)
生死極速 Driven(2001)
甜蜜的強暴我 Tape(2001)
空中驚魂 [1998] Ground Control(1998)
最後迪斯可 The Last Days of Disco(1998)
步步殺機 Standoff(1998)
徬徨的愛 I Love You, I Love You Not(1996)
殺手日記 [1996] Killer:A Journal of Murder(1996)
甜蜜的背叛 Safe Passage(1994) 
純真年代 The Age of Innocence(1994)
都是男人惹的禍 Much Ado About Nothing(1993)
搖擺狂潮 Swing Kids(1993)
未路英雄半世情 Mr. & Mrs. Bridge(1990)
春風化雨 Dead Poets Society(1989)

代表作

u2 mtv logo

copyright © 2016 U2 電影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製作:橙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