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介紹茱蒂丹契 凱特溫絲蕾 理察艾爾 伊蓮諾布朗 吉姆布洛班特 休邦尼維爾

茱蒂丹契

茱蒂·丹契(Judi Dench,1934年12月9日),50多年前在Old Vic劇院的《哈姆雷特》舞台劇中飾演歐菲莉亞,演藝生涯從此扶搖直上,演技好評不斷,深受觀眾喜愛,古裝與現代角色都難不倒她。她獲得許多重要獎項,包括一座奧斯卡金像獎、10座英國金像獎以及創紀錄的六座勞倫斯奧利維獎,演藝事業橫跨電影與舞台。

1970年,她的偉大成就使她獲頒大英帝國勳章,1988年被授與女爵士爵位,並於2005年獲頒名譽勛爵爵位。今年,英國電影協會表揚她對電影的傑出貢獻,日本藝術協會也頒給她高松宮殿下電影戲劇桂冠獎。

她的偉大電影作品包括飾演經典角色維多莉亞女王的《布朗夫人》,她因此片獲得英國金像獎和金球獎最佳女主角,並入圍奧斯卡金像獎。她在《莎翁情史》飾演伊莉莎白女王一世,獲得奧斯卡及英國金像獎最佳女配角。全球影迷對於她在007系列電影《明日帝國》、《縱橫天下》、《誰與爭鋒》、《007首部曲:皇家夜總會》和《007量子危機》裡飾演的M也很熟悉。

茱蒂丹契在電視劇的表現也很亮眼,作品包括獲得英國金像獎和金球獎及入圍艾美獎的《The Last of the Blonde Bombshells》,與BBC長青喜劇影集《As Time Goes By》。她在BBC備受好評的影集《Cranford》中主演麥提小姐,榮獲英國金像獎、金球獎和艾美獎最佳女主角提名,並以《Cranford: Return to Cranford》入圍金球獎和艾美獎。

凱特溫絲蕾

凱特溫絲蕾(Kate Winslet,1975年10月5日)出生於英國瑞汀的一個演藝世家,雙親皆是舞台表演者,外祖父母經營一間戲院,可想而知演藝世家出身的她,勢必也得走上演藝之途。若說凱特溫斯蕾是一個幸運兒也不為過,11歲時就成為早餐麥片的電視廣告代言人,而有了第一份收入,而在15歲時的她,混身上下早已充滿演戲細胞,並立志成為一個專業女演員。

從「紅屋頂表演藝術高中」畢業後,溫絲蕾已經拍了英國電視影集【Get Back】。而在拍了不少電視影集之後,17歲的溫絲蕾從 176位角逐者中脫穎而出,接演第一部電影處女作【夢幻天堂】,這部電影讓她得到了不少好評及獎項,也使凱特溫絲蕾獲得了進軍好萊塢的契機。之後利用到美國為電影宣傳的同時,她也接演了迪士尼電影【A Kid in King Arthur’s Court】,接著她又幸運地參加了由李安執導的【理性與感性】的面試,並且成功地擊敗其他百餘位競爭者,演出一個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者。而那時身兼編劇的艾瑪湯普遜及製作人,早已察覺到她是個演戲的人才,導演李安也對溫絲蕾印象深刻。

 【理性與感性】上映後佳評如潮,凱特溫絲蕾也得到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一時之間成了炙手可熱的焦點人物,送上來的劇本堆積如山。接下來,她選擇拍了湯瑪士哈第作品改編的【絕戀】Jude,以及肯尼斯布萊納導演的【哈姆雷特】Hamlet。溫絲蕾明星的光芒持續閃亮,但同時她也開始思索自己的演藝生涯,她是要一直接拍同種類型的史詩小眾電影,還是得接拍些大眾商業化作品。於是在1997年,她很幸運地接拍了當時在大眾媒體眼中,鐵定票房大賣的大成本製作【鐵達尼號】,這個成功之舉不僅讓凱特溫絲蕾幸運地擺脫了被定型的困擾,更一舉使她成為國際巨星。這部由詹姆斯卡麥隆導演,及好萊塢金童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合演的世界影壇鉅作,讓她再度受到奧斯卡提名最佳女主角的肯定。

雖然【鐵達尼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名氣,理所當然電影邀約如排山倒海而來,然而她卻出人意料地拒絕了【莎翁情史】和【安娜與國王】等大片,而開始挑戰獨立製片電影。1999年溫絲蕾接了一些帶有異國情調角色:在【北非情人】Hideous Kinky中飾演一年輕單親媽媽;以及在文藝之作【聖煙烈情】Holy Smoke中在印度旅行的澳洲女子。接下來又在藝術經典作【鵝毛筆】Quills中,飾演一位洗衣女侍。

從溫絲蕾的從影資歷來看,她不想因為美麗臉蛋而只在電影中充當花瓶,所以相當謹慎地選擇劇本,自然也讓她獲得各大電影獎項不計其數的提名和得獎。然而1998年雖然結了婚走進家庭,但凱特溫斯蕾仍不放棄她對於電影事業的熱愛,更陸續接拍許多大家讚賞的佳作,更於2004年與喜劇天王金凱瑞合拍了【王牌冤家】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這部愛情大作,更讓她入圍了許多獎項的肯定!

溫絲蕾在1995年曾獲得演員工會獎與2002年的英國電影學院獎,並在第66屆金球獎中以《真愛旅程》獲戲劇類最佳女主角獎,並同時以《為愛朗讀》獲戲劇類最佳女配角獎。凱特·溫斯蕾也曾獲得葛萊美獎,並6次入圍奧斯卡獎與艾美獎,最終以《為愛朗讀》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她於22歲時第2次入圍奧斯卡獎,成為史上最年輕就獲得2次入圍的演員。

理察艾爾

理察艾爾是位非常資深且成功的英國劇場導演,早已有超過百部的舞台劇導演經驗,不僅曾多次獲得英美兩地的戲劇相關獎項,亦常與茱蒂丹契、瑪姬史密斯…等英國最具地位的戲劇界耆宿長期合作。2001年,他執導《長路將盡》,讓片中三位演員茱蒂丹契、凱特溫絲蕾與吉姆布洛班特全數入圍奧斯卡,其中吉姆布洛班特捧回了一座最佳男配角;06年的《醜聞筆記》,亦讓兩位女演員茱蒂丹契、凱特布蘭琪雙雙入圍奧斯卡女主角、女配角獎,一直以來都是一位很會挖掘演員潛力與能量的實力派導演 。

伊蓮諾布朗

演出的作品有:

3D舞力對決 StreetDance 3D(2010)
網住愛情 Wimbledon(2004)
The Heart of Me(2002)
長路將盡 Iris(2001)
小公主 A Little Princess(1995)
戀愛中的女人 Women in Love(1969)
風流奇男子 Alfie [1966](1966)

吉姆布洛班特

吉姆布洛班特(Jim Broadbent,1949/05/24)也算出生於藝術世家,父親是傢俱製造商,母親是雕刻家,吉姆是家中最小的一位兒子。與大多數受嚴格管教的英國孩子一樣,布洛班特從小就讀於寄宿學校,因為自幼對藝術有濃厚興趣,布洛班特上的一直是藝術類學校。高中畢業後,考上了著名的倫敦音樂戲劇藝術學院(LAMDA)。1972年畢業之後,進入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從事舞臺劇表演工作。

除此之外,偶爾也會在電視上露露臉,最初合作的導演有史蒂芬佛瑞爾斯(Stephen Frears)、麥可紐威(Mike Newell)。1978年,布洛班特演出了電影處女作,波蘭著名導演傑西史柯林摩斯基(Jerzy Skolimowski)執導的驚悚片《The Shout》。1981年,與鬼才導演泰瑞吉蘭(Terry Gilliam)合作了《向上帝借時間》Time Bandits。1984年,與同樣轉投電影界的佛瑞爾斯合作了《The Hit》。1985年,與吉蘭再次合作了《巴西》Brazil,此片讓他知名度進一步的提升。

不過讓布洛班特成為國際知名演員的還是英國當代最著名的導演麥克李(Mike Leigh),他幾乎出現在麥克李的每一部電影中。1990年代後,布洛班特的演藝事業漸入佳境,除了繼續與麥可紐威、尼爾喬登(Neil Jordan)合作之外,他開始逐步進入好萊塢電影之中。尤其是與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兩次精彩合作,讓北美觀眾也開始熟識他起來。

90年代末新世紀初,布洛班特進入事業高潮,1999年因為演出麥克李《酣歌暢戲》Topsy-Turvey 榮膺威尼斯影展影帝。2001年連續演出好萊塢賣座片《BJ單身日記》Bridget Jones's Diary、榮膺BAFTA的最佳男配角的豪華歌舞片《紅磨坊》Moulin Rouge、以及讓他獲得金球獎的傳記片《長路將盡》Iris。

布洛班特是典型的英倫老戲精,不論是舞臺還是大銀幕,幾乎不能以任何固定的形象來描述他所擅長的角色。不論古裝、現代,正義、邪惡,都可信手拈來。

休邦尼維爾

休邦尼維爾(Hugh Bonneville,1963/11/10)曾是國家青年劇團(National Youth Theatre)的成員,在劍橋大學攻讀神學。他的第一次專業表演經驗,是1986年在攝政公園(Regent’s Park)的Open Air劇院演出《仲夏夜之夢》,負責打擊鐃鈸及擔任雷夫范恩斯的替角。然後他在國家劇院演出好幾季,作品包括《School For Wives》、《Yerma》、《Entertaining Strangers》、《Juno and the Paycock》、《The School for Scandal》及《The Devil's Disciple》。

休邦尼維爾最為人熟知的作品可能是熱門影集《唐頓莊園》,並使他獲得1次金球獎及2次艾美獎提名,也跟卡司群共享2013年螢幕演員公會獎的最佳全體演員獎,是第一齣贏得此殊榮的非美國影集。該影集還贏得2座英國影藝學院獎、9座艾美獎、2座金球獎、1座廣播獎及2座國家電視獎。

代表作

u2 mtv logo

copyright © 2016 U2 電影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製作:橙億科技